如图所示,物块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放手后,A向下B向上加速运动,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若选定物块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中进行测量,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选填下面的序号)
①物块A和B的质量;
②物块A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③绳子的长度。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
①绳的质量要轻;
②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
③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
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_________。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中,A、B两球同时落地,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__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将两个相同的轨道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最下端水平,其中轨道2与光滑水平轨道平滑相接.现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倾斜轨道的相同位置由静止同时释放,则他将观察到的现象是:在水平轨道上球1击中球2,这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_____。
(2)(10分)若用图3所示的平抛仪来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该实验所需器材包括:附带金属小球的斜槽,木板及竖直固定支架,白纸,图钉, ,三角板,重锤,铅笔等。
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___位置上由静止滚下,记下小球运动的一系列位置.
B.安装好器材,注意__________,记下轨道末端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y,用v=____。算出该点的瞬时速度.
D.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
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
(3)(4分)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了下图所示的一段轨迹ABC.已知物体是由原点O水平抛出的,C点的坐标为(60,45),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___m/s,物体经过B点时下落的高度为hB=___________m.(取g="10" m/s2)
某同学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让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一条较清晰的纸带,并在纸带上取6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其中1、2、3点相邻,4、5、6点相邻,在3点和4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x1是1、3两点的距离,x3是4、6两点的距离,x2是2、5两点的距离。求:
(1)点2速度的表达式v2=
(2)所测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3)一般测量值会小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求出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是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实际电流表有内阻,测量电流表内阻
的电路如图所示。供选择的仪器如下:
①待测电流表(
,内阻约300Ω),②电流表
(
,内阻约100Ω),③定值电阻
(300Ω),④定值电阻
(10Ω),⑤滑动变阻器
(
Ω),⑥滑动变阻器
(
Ω),⑦干电池(1.5V),⑧电键S及导线若干。
(1)定值电阻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在空格内填写序号)
(2)用连线连接实物图。
(3)补全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移至最(填“左端”或“右端”)
②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和
的读数
和
;
③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和
的读数
和
;
④以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所示。
(4)根据图线的斜率
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
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值Ig= 0.6mA,内阻Rg=50Ω,面板如图所示,如果要把这个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 3V的电压表,那么应该在Rg上串联一个电阻Rs,Rs的大小应是______Ω;如果将这个量程为0.6mA的电流表与=12.5Ω的电阻并联后改装成一个量程大一些的电流表,用来测某一电流,指针指到图中所示位置,则该电流值是______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