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电流表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电阻的串联,测量实际电流表G内.Rg的电路如图所示.所用电流表G的满偏电流Ig为200μA,内阻Rg估计在400~600Ω之间按右图测定电流表G的内阻R。,需要选用合适的器材,现有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A.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0Ω) |
B.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75Ω) |
C.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Ω) |
D.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9Ω) |
(E)电源(电动势6V,内阻0.3Ω)
(F)电源(电动势12V,内阻0.6Ω)
按实验要求,R最好选用 ,R'最好选用 ,E最好选用 .(填入选用器材的字母代号)为测出电流表的内阻,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原理图。请将以下各实验步骤填写完整.
①依照电路原理图将实物连接成实验线路,开始时两电键均断开,
②将R阻值调至最大,闭合电键____,调节____的阻值,使电流表达到满刻度.
③闭合____,调节R'的阻值使电流表达到____.
④读出R'的读数,即为电流表的内阻.这种方法测出的电流表的内阻Rg比它的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几次测量,指针分别处于a、b位置,如图所示.
(1)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下面表格中所指的档位,a和b的相应读数各是多少?请填在表格中.
(2)如果要用此多用表测量一个约1.8×103Ω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应选的欧姆档是_________(选填“×10”、“ ×100”或“×1K”).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下列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A.拿起弹簧测力计就进行测量读数
B.拉橡皮筋的拉力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测量前检查弹簧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用标准砝码检查示数正确后,再进行测量读数
D.应尽量避免弹簧、指针、拉杆与刻度板间的摩擦
(2)关于此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3)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
(4)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逆向思维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下列是某小组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准备完成的实验步骤.请你帮该小组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 |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
C.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
D.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 |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电压为U,周期为T s的交流电源上,从实验中打出的几条纸带中选出一条理想纸带,如图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3个点A、B、C,测出A点距起始点的距离为S0 m,点AB间的距离为S1 m,点BC间的距离为S2 m,己知重锤的质量为m k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起始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ΔEp=________ J,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ΔEk=________ J;由于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力以及空气阻力的存在,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要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等于”)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ΔEk.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若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用L、g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