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地理现象中,主要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现象 | B.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 |
C.地方时 | D.全球各地因热量不均而划分成五带 |
下面为某国家城市人口变化信息表格,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图中国家不可能位于下列哪一区域()
对图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比重一直增加 | B.已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C.已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 D.目前,城市化水平较低,但速度快 |
若图中国家是占世界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则该国目前城市化还不应过快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素质还很低 | B.科技水平还不高 |
C.环境保护的需要 | D.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上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有关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 |
B.20世纪初期乙国人口增长最快 |
C.在欧洲国家中,出现了甲相同的情况 |
D.老年人口比率,乙国高于甲国 |
造成目前图中甲、乙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传统文化思想差异 | B.自然增长率不同 |
C.医疗水平、营养状况差异 | D.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回答下列各题。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自然优势条件有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 B.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 |
C.人多地少,精耕细作 | D.便利的交通运输 |
下列关于乳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是各种肉类和禽蛋 |
B.乳畜业的农场既种植牧草,也种植饲料,故不轮转放牧 |
C.乳畜业是密集农业,但挤奶工作需靠人工完成 |
D.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大重要因素 |
在市场开拓过程中,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是
A.加大技术投入 | B.加强市场营销 |
C.改善交通条件 | D.大量使用农药 |
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A.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 B.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C.发达的工业 | D.便利的交通运输 |
1979-2000年,我国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区分布都发生了变化。分析表1、表2,完成下列各题。
表1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总产量
表2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1979--2000年我国蔬菜
A.种植面积2000年比前一年增加最多 | B.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高-低一高的变化 |
C.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 D.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减少 |
从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可以推断出
A.沿交通干线出现一批蔬菜种植基地 | B.农村地区蔬菜的商品![]() |
C.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 | D.通过大规模垦荒,增加了耕地面积 |
2008年5月份以来,我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与以往相比,波动幅度较大。针对当前猪肉价格波动情况,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全国生猪生产平稳发展,猪肉市场供应是有保障的。目前,农业部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发展生猪生产,确保满足市场需求。据此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由材料可见,在社会经济因素中对农业区位影响最为突出的是
A.国家政策 | B.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 | C.技术改革 | D.交通运输 |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出的最重要手段是
A.进行专业化生产 | B.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
C.增加化肥、农药施用量 | D.加大科技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