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Ⅰ—2 |
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两种可能 |
D.若Ⅲ—4和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5/12 |
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着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下列与人体稳态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维持着pH的稳定 |
B.人体肝脏、肾脏的病变都会影响到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
C.某高热病人,体温持续维持在38℃,其原因是产热量高于散热量 |
D.水、盐代谢的平衡使细胞生活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
009年4月爆发于墨西哥、美国的甲型H1N1流感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下列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免疫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A.抗体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而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
B.体液免疫对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的散播起阻止作用![]() |
C.人体可通过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 |
D.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
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
B.![]() |
C.细胞内、外的 、 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
D.运动后 、 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
吞噬细胞能够吞噬衰老的细胞以及侵入人体的病菌,对这一过程的认识正确的是()
A.消耗ATP,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
B.消耗ATP,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识别功能![]() |
C.不消耗ATP,吞噬的动力来源于膜的流动性![]() |
D.不消耗ATP,吞噬的过程实质是病原菌的入侵![]() |
在实验室里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培养某种酵母菌,每隔4h统计容器中酵母菌的个体数量,得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 |
0 |
4 |
8 |
12 |
16 |
20 |
数量(相对值) |
10 |
71 |
350 |
595 |
656 |
665 |
A.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增长主要通过二分裂的方式实现 |
B.预期再经过更长时间后,容器内的酵母菌数量将大于并接近665 |
C.在8~12h内,酵母菌的增长速率最大,这主要是由于营养充足的缘故 |
D.12h后,酵母菌的增长速率渐小,这主要是由于环境改变及种内斗争加剧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