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蓝藻无叶绿体,但能光合作用释放O2 |
B.原核生物是分解者 |
C.细菌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
D.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
如图所示农田一昼夜温度变化Ⅰ、光照强度变化Ⅱ和植物吸收CO2变化Ⅲ数据绘制成的曲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 |
B.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成停止 |
C.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 |
D.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的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 |
如图是某细胞在进行某项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的是()
A.呼吸酶 | B.抗体 |
C.性激素 | D.血红蛋白 |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
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右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
ATP在细胞内能够释放能量和储存能量,从其化学结构看原因是( )
①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②第三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和再结合;③第三个磷酸基团很容易从ATP上脱离,第二个高能磷酸键断裂,使ATP转变成ADP;反之亦容易形成ATP;④ADP可以在酶的作用下迅速与一分子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使ADP转变成ATP。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