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假设某地区(I)发生了新传染病(X病)。一个月内,病例数与易感人群个体数变化曲线如图。

1.最初出现感染者时,为什么易感人群个体数最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0~a病例数增加缓慢,而a~c病例数快速增加,可能原因是,最初患者数量少,传染点少。随着感染人数增加,接触人多,多点同时传播,疾病有流行的可能性。阻止病例数快速增长的措施,如: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
3.a~c段病例个体数上升,a’~c’易感人群个体数下降;而曲线c~d病例个体数下降,c’~d’易感人群个体数也下降。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曲线b、d点,易暴发该传染病流行的是______点,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要保护I地区的相邻地区(II)人群,阻止II地区流行X病,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注射疫苗,注射疫苗后,接种者具有了___________性免疫力,不再属于易感人群,其体液免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分析说明疫苗接种率与易感人群数量、疾病流行的可能性的关系:_______________。
7.检测患者体内病原体,取样时间在感染初期时较易获得,因为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探究植物细胞膜的透性,某同学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
A.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
B.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C.测量这些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得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不足,没有遵循实验设计的    原则。请你对上述实验中的不准确的操作重新进行叙述:            
(2)由上图中的曲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已知物质A能促进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有人认为:经过不同温度的处理是影响了细胞膜上运载花青素的载体的活性。请你借助上述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该观点是否正确。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
 
 

(2)预测结果及结论: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    ,尿素含量    。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    的产物。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    ;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    作用,为细胞提供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     的特性。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结构②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图表示胰岛B细胞,则它分泌的信号分子1是________。该分子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必须经过的结构依次是________(填标号)
(3)外来的信号分子2作用于该细胞时,首先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引起该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功能?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物膜行使功能时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

下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其中①~⑦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①~⑦中,具有双层膜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
(2)结构⑥⑦中,能增加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结构①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甲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
(4)能进行DNA复制和转录的结构有________。
(5)若图左侧表示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则乙、丙、丁三种物质中最可能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是________。

(每空2分、10分)某小组确定研究课题: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该小组选用水生植物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并作实验假设:如果将其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其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该小组学生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制10%、20%、30%的蔗糖溶液,分别盛于培养皿中。
②从黑藻茎上取下叶片,用吸水纸吸干叶片表面的水分,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10分钟。
③取出叶片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选取5个细胞测量
其A、B值(如图A为细胞的长度,B为原生质体的长度)。
在此基础上,请你参与设计、分析与讨论。
(1)请你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记录原始数据,去除最大值与
最小值,计算并记录B/A(%)值。
(2)该小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所作的曲线如图。

请你就该结果作分析并得出结论。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
①该小组同学应选用记录表中哪组数据作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要说明上述质壁分离现象是由相应浓
度的外界溶液引起的,而非细胞本身的原因,你
怎么处理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