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
阴离子有
现将它们分别配成
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 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② 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③ 向D溶液中滴加
溶液,无明显现象;
④ 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E溶液是 ,判断依据是
;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 、C 、
D 、F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Fe(s)+CO2(g)FeO(s)+CO(g)ΔH1=akJ·mol一1
反应②2CO(g)+O2(g)2CO2(g)△H2="b" kJ·mol-1
反应③2Fe(s)+O2(g)2FeO(s) △H3
(1) △H3=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已知500℃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0,在此温度下2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Fe和CO2的起始量均为2.0 mol,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CO的平衡浓度为 。
(3)将上述平衡体系升温至700℃,再次达到平衡时体系中CO的浓度是CO2浓度的两倍,则a 0(填“>”、“<”或“=”)。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且使体系中CO的物质的量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A.缩小容器的体积 | B.再通入CO2 |
C.升高温度 |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
(4)下列图像符合反应①的是 (填序号)(图中V是速率、φ为混合物中CO含量,T为温度)。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 = 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c(CO2)·c(H2)= c(CO)﹒ 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请把下列物质按类别填空:
A Na2O B K2SO4 C NaHCO3D镁铝合金
E Na F CaO G CaCO3 H Ca(OH)2
(1)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300ml 2mol·L-1 H2SO4溶液中,H+的浓度是______,H+的物质的量是______,SO42-的数目是________。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生命基础的重要物质。如中学生每天需要补充维生素C约60㎎,微量元素碘约150μg。
(1)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其水溶液显酸性。向维生素C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___色。某同学欲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填序号)。
①碘水、淀粉②KI溶液 ③酸性KMnO4溶液
(2)食用加碘盐可预防碘缺乏症,其中加入的含碘物质是碘酸钾。碘酸钾的化学式为____(填序号)。
①I2②KI③KIO3
已知在酸性条件下,碘化钾与碘酸钾反应可生成碘单质。若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