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做平抛实验中,在纸上记下了纵坐标y,描出了如图12所示的一段曲线,忘记标出抛出点的位置。为了求得初速度,他在曲线上取A、B两点,并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它们到y轴的距离x1、x2,以及AB的竖直距离h,则小球的初速度v0和落到A点时下落的竖直高度y0应为下面的:
A.初速度为![]() |
B.初速度为 ![]() |
C.竖直高度![]() |
D.竖直高度为 ![]() |
关于电场线和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闭合的曲线 |
B.磁感线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终止于S极 |
C.电场线和磁感线都不能相交 |
D.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现实中存在的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库仑最早引出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的方法来表示电场 |
B.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在低温实验中意外发现:当温度下降到-269℃时,水银的电阻突然消失了,这就是超导现象 |
C.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D.法拉第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元电荷的电荷量 |
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点处有一正点电荷,带负电的小物体以初速度V1从M点沿斜面上滑,到达N点时速度为零,然后下滑回到M点,此时速度为V2(V2<V1)。若小物体电荷量保持不变,OM=ON,则()
A.小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B.从N到M的过程中,小物体的电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
C.从M到N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物体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
D.从N到M的过程中,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电场力均是先增大后减小 |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小球带有同种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A和qB,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平衡时,两小球恰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细线与竖直方向间夹角分别为θ1与θ2(θ1>θ2).现在同时剪断两绝缘细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A一定小于mB
B.qA一定大于qB
C.剪断细线后A、B两球都沿原细线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在两小球落地前观察,同一时间两小球一定都在同一高度。
已知磁敏电阻在没有磁场时电阻很小,有磁场时电阻变大,并且磁场越强阻值越大.为探测磁场的有无,利用磁敏电阻作为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不变,在没有磁场时调节变阻器R使灯泡L正常发光.若探测装置从无磁场区进入强磁场区(灯泡不会烧坏),则 ( )
A.灯泡L变亮 |
B.灯泡L变暗 |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