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28—29题。

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生态旅游”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和扩大旅游空间
②旅游者不仅是被动地观赏和娱乐,而是参与了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
③是旅游主体大众化的体现,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
④“留下的只是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是对生态旅游的形象写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安徽省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山上“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兼有雄、奇、灵、秀等美感特征,然而,那儿游人稀少,其主要原因是。()

A.游览价值欠缺 B.市场距离太远
C.地区接待能力尚差 D.交通通达性不便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指的是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中旅游资源的()

A.市场距离 B.游览价值
C.地区接待能力 D.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俄罗斯、新西兰及澳大利亚等南极旅游大国和智利、阿根廷、日本等开展了南极旅游项目。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表示正在筹划到南极旅游的项目开发。回答:
南极旅游的兴起,表明()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 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关于旅游市场距离,正确的叙述是()

A.旅游资源的资源价值越大,其开发价值也越大
B.旅游消费耗资多少与出游距离关系不大
C.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的需求越强烈
D.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