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28—29题。

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城市环境是一个经过人工改造的特殊环境,城市绿地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据此完成问题。
城市绿地能够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

A.城市绿地能够产生大量的氧气,更新城市的空气,改善城市大气质量
B.城市绿地能够固定大量氧气,增加城市的有机物数量乃至为城市提供更多的食物
C.城市绿地能够增加城市降水,冲刷城市大气和地面的灰尘
D.城市绿地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提供更多的植物资源

城市绿地能改善城市环境,其主要作用不包括:

A.调节城市气候 B.净化城市空气 C.美化城市环境 D.防止水土流失

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图中MN山脉的正确叙述是

A.是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是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C.是两种不同气候类型的分界线
D.是两种不同植被的分界线

关于甲地地形区的正确叙述是

A.是欧洲面积最大的平原
B.是河流冲积而成的西西伯利亚平原
C.是欧洲波罗的海南岸的中欧平原
D.是欧洲国家中面积最大的中西伯利亚高原

图示国家是世界粮食出口国之一,但出口量不稳的原因是

A.人多耕地少,政策限制大量出口 B.大量粮食用作饲料发展畜牧业
C.纬度高,热量不足,粮食产量不稳 D.地处高纬,水源短缺,冬季断流

表1为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问题。
表l:

地点




年降水量(mm)
15.6
466.6
777.4
205.4
一月平均气温(℃)
-8.5
-6.6
-1.2
-0.9
七月平均气温(℃)
27.4
23.5
23.9
23.6

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④农作物以水稻和青稞为主

图中的4条河流均位于我国境内,据此完成问题。

河流名称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岷江 ②额尔齐斯河 ③松花江 ④海河
B.①大渡河 ②塔里木河 ③淮河 ④辽河
C.①岷江 ②塔里木河 ③松花江 ④辽河
D.①雅砻江②额尔齐斯河③辽河④闽江

关于河流流域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河流域是典型的红壤分布区,适宜种茶树
B.②河流在一年中的1、2月份经常断流
C.③河流域的农业耕作制度为二年三熟
D.④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我国目前已有四座极地科考站:南极的长城站(62°13′S,58°58′W)、中山站(69°22′S,76°23′E)、昆仑站(80°25′S,77°07′E)以及北极科考站黄河站(78°55′N,11°56′E)。
读下图,完成问题。

图中表示我国南极昆仑站的是

A.A B.B C.C D.D

我国四座极地科考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黄河站 D.昆仑站

南极考察队员们由中山站前往昆仑站,途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有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②强烈的东北风吹得人站立不稳 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④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 ⑤随时会遭熊的袭击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