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2分,共20分)
材料一:2002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象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该主题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和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材料二:下表是2002年8月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
时间 |
气温(℃) |
气压(百帕) |
降水(毫米) |
风速(千米/小时) |
12时前后 |
25 |
1002 |
10 |
30 |
18时前后 |
30 |
990 |
50 |
230 |
24时前后 |
27 |
1004 |
10 |
50 |
(1)我国的主要气象气候灾害有__________、旱涝和________等。
(2)与材料二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A、 低气压、伏旱 B、 低气压、寒潮
C、 高气压、伏旱 D、 低气压、台风
(3)该天气系统多形成于________,其灾害主要由_______、______和风暴潮造成,在______季节影响我国_______地区;
(4)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A、 狂风暴雨 B、 阴雨绵绵
C、 高温晴好 D、寒冷少雨
(5)该日18时前后上海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在渤海湾黄河口凹陷发现一个新的油气田,标志着我国在这一区域的勘探再获新的进展。该新油气田的成功发现,进一步展示了黄河口凹陷的勘探潜力,对渤海湾产储量规模的稳步提升发挥了重大作用。
材料2: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
(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的速度变化产生_______而划分的。
(2)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中的方框内,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
A 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3)黄河口凹陷油气勘察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________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有储油构造的是( )
下图所示为北京时间早晨6点的全球昼夜半球图,分析回答:
(1)这天是 (日期)前后,北半球节气为 。
(2)图中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点;此刻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
规律是
(3)此时B点昼长为______小时;此时番禺昼夜长短情况如何?将如何变化?
(4)此时地球上出现极夜的范围是 。
(5)某物体由A向C方向运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力的影响,其运动方向会先向 偏,后向 偏(填方位词)。
(6)A地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C地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
读下面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在B的_______方向。
(2)B地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所在的半球是__________。
(3)若一架飞机从A飞往D地,沿最近的线路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地所处的温度带为________。
读下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20分,每空2分)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______。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向斜在地貌上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找油气应在图中的_________处,找地下水应在 _______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为地球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以下问题。(20分,每空2分)
(1)在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该图为北半球 (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3)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该日白昼时间较长的是 。
(4)该日,地球位于图乙中的 位置。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快、慢)。
(5)A地的地方时为 点;当地球运行到③位置时,西安的昼夜状况是 ;当地球运行到②位置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状况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