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分别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
C.始终注意反对“左倾”错误思想 | 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
“往者,忧世之士亦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民国建立后,他们认为“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民族资产阶级认为其无效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 B.中国民族工业的软弱 |
C.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 D.资产阶级自身局限性 |
下图是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图。根据图表判断,下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一年的经济结构比例?()
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图(私有制□公有制)
A.1949年 | B.1952年 | C.1953年 | D.1956年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蒋介石曾经认为“日本的侵略是皮肤病,共产党才是心脏病”。体现蒋介石这种认识的历史事件是
A.制造“中山舰事件” B.进攻中原解放区 c.重庆谈判 D.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
在新文化运动中,有人说:“孔子之道,施于今日之社会为不适于生存。”他批判孔子所运用的思想武器是
A.马克思主义 | B.三权分立学说 | C.社会进化论 | D.“师夷长技”的主张 |
2008年10月13日《中国青年报》登载《延安精神与改革开放30年》一文指出,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为延安13年“扭转乾坤”奠定基础的事件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B.全面抗战路线的提出 |
C.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成熟 | D.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