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是( )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
|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
有人认为“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来源于亲身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这一观点( )
| A.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
| B.体现了辩证法中普遍联系的观点 |
| C.承认了认识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 |
| D.肯定了实践第一的观点 |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一论断表明( )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 B.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
| C.认识世界最终是为了改造世界 |
|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 A.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观点 |
| B.实践具有目的性、能动性、创造性是最能表现实践本质的特征 |
| C.一个人的知识由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构成,这里说的经验是指理性认识 |
| D.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
我国古籍记载:“大禹治水,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和矩’,‘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此数(指勾股定理)所由生也。”这说明: (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 C.实践是检验认识与否的唯一标准 |
| D.实践为认识创造新的认识工具 |
我们应当追求的世界观境界和人生观境界分别是( )
| A.实践和认识的有机结合,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 |
| B.主观与客观的科学统一,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 |
| C.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科学统一 |
| D.主观与客观的科学统一,实践与认识的有机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