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登陆后,可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回答13——15题。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监测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等。以上内容( )
A.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认识 | B.是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 |
C.属于真理的范畴 | D.是正确的世界观 |
目前科技无法阻止台风的到来,也无法改变台风行进的路线,但人们可以预测台风的到来并做好防范
工作,把损失减至最低。这表明( )
A.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
B.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C.客观实际的发展离不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D.人们只有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才能改变台风形成的规律 |
由于强热带风暴极大影响了灾区的生产生活,台风登陆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这反映出 ( )
A.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 B.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 D.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进入新世纪以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逐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新发动机。统计显示,四国目前所占全球经济份额上升对21.4%。有组织统计,2040年四国经济规模可能会超过七国集团。上述事实证明
A.国际政治经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B.南发展不平衡是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 D.发展经济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
近年来,一些国家为了转移国内压力,不断对中国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屡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发难。针对这种局面,中国一方面阐述自己的政策,有理有据地回应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关切和疑虑,另一方面善用多边机制应对各种挑战。这表明
①增强了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的能力②是应对当今时代主题转变的战略选择
③意味着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调整④是维护和实现我国国家利益的要求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11年11月1日,“基础四国”(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第九次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在北京闭幕。“基础四国”在会议后发表联合声明,敦促发达国家履行气候变化有关承诺,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基础四国”发表联合声明说明了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
③“基础四国”有着共同的利益
④“基础四国”结成了发展同盟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当地时间2011年10月23日,欧盟领导人峰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经过漫长艰涩的马拉松式谈判,各方最终就银行业再融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扩容和希腊债务减记等三大问题达成协议,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市场对欧债危机的紧张情绪,短期内对全球金融市场稳定起到了正面作用。这说明
A.欧盟是一体化程序最高的专门性国际组织 | B.欧盟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
C.欧盟采用以磋商代替谈判的全新的合作方式 | D.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曾提出“软实力”一说,既不是由于强制与报酬,而是由于魅力而获得所希望的结果的能力。软实力从国家文化、政治理想和政策魅力中产生。其实,在外交方面,我国是软实力运用得比较好的国家之一。下列做法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我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坚持“和为贵”,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进入新世纪,中国提出了“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面对中国公民在海外遭受完全威胁渐多的状况,我们必须“带剑经商”
④在处理同周边国家关于南海问题的争议时,我国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