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由于国际市场持续低迷,而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24%至30%民间借贷平均利率(银行贷款利率7%左右)。温州企业压力普遍增大。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紧绷,企业主出走。其中几十起涉及高利贷的失踪案是因为高利贷资本主要进入了房地产、矿产等投资投机领域,有些甚至卷入了以钱炒钱的财富游戏。因为这些领域资金需求非常大,回报率很高,能够支付较高利率。于是,闲散资金通过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典当行等中介不断涌入。资金经过几次转手,年利率层层加高到30--150%。在房地产行业理性回归时,问题爆发了。
材料二:“资金链断裂”、“倒闭”、“跑路”“近九成温州人或家庭参与民间借贷” 成了媒体描述温州的热点词语。温州模式受到质疑,温州形象在网络上几乎被严重损毁。其实,中小企业违约并没有媒体报道的那样严重,因各种原因出走的几十名老板,相对于温州14万家中小企业来说,比例只是万分之几。误读加谣言传播,加剧了企业的恐慌和社会的不稳定。
(1)结合材料一,用市场经济理论分析出现民间借贷高利率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公民在社会或网络上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如何才能避免传播谣言,危害社会。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完成两年新增1.18万亿元的目标。重点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教育和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提高城乡低保对象等低收入群体补助水平;实施和完善家电、汽车下乡等鼓励消费的一系列 政策。这些措施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内需,进一步保持经济向好势头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是怎样体现国家财政作用的?(9分)

5材料我国近几年结构性减税的内容


税种
税改内容
税收
减免
个人所得税
起征点提高到3500,由九级调整为7级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项目:①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②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③软件生产企业或集成电路设计(生产)企业;④需要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⑤技术先进服务型企业;⑥动漫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⑦小型微利企业可享受20%优惠税率。
增值税
①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进项税额能够在发生当期抵扣;
②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过去的6%和4%一律降至3%。
税收
增加
资源税
提高磷矿石、玉石、珍珠岩等矿产资源税
增值税
提高金属矿、非金属矿的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率
消费税
提高烟酒的消费税率,停征养路费,改征成品油消费税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我国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积极意义。
(2) 实施好“结构性减税”计划,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作为公民,依据《政治生活》有关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协力实现“结构性减税”这一计划目标?

材料一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并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明确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科技创新对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把“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材料一:2011年7月29日,由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旨在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根据美国的立法程序,该法案要得到国会两院通过,才能提交总统签署为法律。但随后,由民主党控制的国会参议院就以59比41的投票结果否决了该项法案。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极力敦促下,美国国会两党终于在8月2日前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参众两院通过了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从而避免了债务违约对美国经济产生的灾难性影响。
材料二:“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如何看待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在一些具体议题上的差别?
(2)对比材料一、二,谈谈如何保持“我们的优势”。

材料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生产资料几乎都是集体或国有的,由于不允许个体餐馆存在,出门吃饭,人们只能到国营饭店或集体饭店。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前,北方某市一条普通马路的两边,—边是生产铜的冶炼厂,一边是需要铜的电缆厂。但由于冶炼厂归冶金部管,电缆厂归机械部管,一条30米宽的马路把两家企业隔绝了数十年。
材料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在农村,生产队长派活,社员集体劳动,按出勤计工分,按工分来分配,社员往往出工不出力。在城镇,职工按工资级别拿固定工资,个人收入与工作业绩关系不大。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一、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怎样才能从体制上解决这一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