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Fl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 |
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与分离定律相符 |
C.F2出现四种基因型的个体 |
D.F2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 |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的健康植株高50%以上,患病植株结实率很低;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没有感染赤霉菌的幼苗也表现出恶苗病的症状;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有以上效应的活性物质——赤霉素,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赤霉菌产生的物质使水稻患恶苗病 |
B.使水稻患恶苗病的是赤霉菌的代谢产物,不是赤霉菌本身 |
C.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
D.上述实验还不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
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 B.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
C.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 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
下图表示细胞之间信息的传递方式,其中细胞Ⅰ、Ⅱ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是()
细胞Ⅰ |
细胞Ⅱ |
物质E |
物质F |
|
A |
下丘脑细胞 |
垂体细胞 |
促甲状腺激素 |
受体 |
B |
效应T细胞 |
病原体 |
抗体 |
糖蛋白 |
C |
甲状腺细胞 |
垂体细胞 |
甲状腺激素 |
受体 |
D |
传出神经元 |
传入神经元 |
神经递质 |
载体 |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