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某地降水、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 ,候的特点是 。
(2)这种气候形成的原因是 ,分布的典型地区是 (一处即可)。发育的植被类型是 。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_,城市人口数量呈 ________ 趋势。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_过程。
(2)该城市建立了____-城和_____ 区,有利于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3)单项选择:下列关于该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____。
A.老龄人口比例上升 | B.农村人口比重上升 |
C.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上升 | D.人口密度减少 |
(4)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_________________。
(5)城市中心区比郊区气温______(高或低),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该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图中里约热内卢是巴西原首都,是个人口超过千万的超级大城市。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里约热内卢的城市交通面临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巴西为解决里约热内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开发国土,在巴西高原上兴建了以——————————————————————————职能为主的新首都巴西利亚。
(3)城市化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对自然环境各要素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请说明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的表现:
①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降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图中10℃等温线沿线大陆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及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企业众多。近年来,钢铁出口量增长较快,所需铁矿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大量进口;钢铁企业布局呈现由接近煤炭、铁矿石产向沿海转移的趋势。
图示为我国东南沿海甲、乙、丙三地的位置。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在甲地建设大型钢铁企业(M公司),所需铁矿石依赖进口,但限于港口条件,大型货轮无法直接停靠,进口的铁矿石部分需在乙地港口转运。近期,M公司并购了乙地的钢铁厂,并计划在丙地建立大型钢铁厂。
(1)简述我国在沿海港口建设大型钢铁基地的有利条件。
(2)根据图示信息说明甲地港口难以营建深水泊位的原因。
(3)M公司并购乙地的钢铁厂后,炼铁和炼钢在甲地和乙地如何分工?为什么?
(4)说明在丙地建大型钢铁厂相对于甲地的有利区位条件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成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油菜的主产区之一。试分析影响其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2)说出甲乙两地之间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形成该特点的有利自然区位因素。
(3)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请简要说出其成为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下图中的AB线表示晨昏线的一部分,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读图回答: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 ;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上出现极昼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1分)
(3)此时的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这一天,澳大利亚悉尼日出、日落的方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
(5)在此季节内,下列现象可能的是________1分)
A.杭州湾盐度达一年中最小![]() ![]() ![]() |
B.开普敦正处于多雨季节 |
C.长江流域开始进入梅雨季节 |
D.我国北方经常遭受寒潮的侵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