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
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热胀冷缩现象:微粒的间隙改变 | B.水用于灭火:水能降低着火点 |
C.酸有相似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有H+ | D.蔗糖溶液不导电:蔗糖以分子形式分散 |
按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A.比较溶解性 | B.检验铵盐 | C.制二氧化碳 | D.证明酸碱能反应 |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蒸馒头时加入适量小苏打 | B.图书、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
C.用钢丝球经常擦洗铝锅 | D.用聚氯乙烯制食品保鲜膜 |
下列对物质的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
甲 |
乙 |
A |
常见的碱 |
烧碱、纯碱、熟石灰 |
B |
糖类物质 |
淀粉、蔗糖、纤维素 |
C |
金属材料 |
玻璃钢、生铁、硬铝 |
D |
大气污染物 |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粉尘 |
“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下述不符合此主题的是
A.使用乙醇汽油 | B.提倡公交出行 |
C.开发利用新能源 | D.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