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两国是友好邻邦,两国文化交流一直是两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7月11日,中印文化艺术界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印两国学者共同研讨“谭云山现象”,并展望21世纪中印文化交流的前景。谭云山是一名杰出的中印友好全都。1928年,他接受印度诗圣泰戈尔的邀请到印度国际大学作者,从此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并潜心研究佛教和印度文化。1937年,谭云山创建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并出任首任院长,数十年致力于中印文化交流的教学和学术研究,为构筑中印文化桥梁、传播中印文化付出了比重的精力,他本人也被誉为“现代玄奘”。
材料二 2010年9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中印青年传统文化交流大舞台”活动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印青年交流从传统文化入手,很有意义。中国的太极拳、书法、茶艺和印度的瑜伽、音乐、舞蹈是两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尽管文化形态各异,但都蕴涵自然、和谐、包容之美。他希望两国青年朋友在交流切磋传统文化技艺的同时,能够领悟和传承其精神内涵,成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好朋友、好伙伴。
(1)简述“谭云山现象”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二,就我国如何推动文化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从“嫦娥二号”顺利发射到2010年10月1日发射成功,我们被卫星的研制团队所感动。这支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同舟共济,统一行动;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条件完成了“嫦娥二号”。他们使我国在和平利用太空上更有发言权, 他们“一切为了祖国”的精神永恒地镌刻在太空。他们向世人展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嫦娥二号”卫星研制团队怎样展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12分)
各类大型活动的理念与口号在表达组织者对活动的愿景和祝福的同时,也具有国际性、新颖性、互动性、亲和力、感召力等特征。某校高二(6)班学生对此进行了探究,并搜集到以下信息:
材料一:2010年8月14日—8月26日,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新加坡举行,理念与口号——“运动使身体更健康!”
材料二: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2014年将在中国南京市举行。申办宗旨为“让青年走进奥运,让奥运拥抱青年”。理念与口号——“与青奥共成长”。
材料三:2010年11月12日—11月27日,第 16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举行。理念与口号——“激情盛会,和谐亚洲”。
有人认为各类大型活动理念与口号的提炼与确定,就是一次文化元素的创新。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应怎样实现文化元素的创新。(12分)
某中学博物馆里,正在举办一个题为“温情与敬意”的文化展览,学生们漫步于书香浓郁的展室,聆听着传统书画背后的故事,浸润在中华文化的温情中,与艺术大师之间展开心与心的“对话”。
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中学生与艺术大师之间展开“对话”的
意义。(10分)
山东省将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融入环渤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均提出要加强该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并于2008年制定出台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依据材料回答,该规划的确立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13分)
民之生计,国之大事。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出台了十项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并计划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其中重要一条,就是下大力气保障和改善民生。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政府下大力气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依据。(共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