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一个电阻值约为25kΩ、额定功率为W的电阻Rx的阻值,备用器材有:
①量程0~100μA,内阻约为500Ω的电流表A1
②量程0~500μA,内阻约为300Ω的电流表A2
③量程0~1V,内阻约为10kΩ的电压表V1
④量程0~15V,内阻约为100kΩ的电压表V2
⑤量程0~50V,内阻约为500kΩ的电压表V3
⑥直流稳压电源两端的输出电压为16V
⑦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0~500Ω,允许最大电流 lA
⑧待测电阻Rx,开关和导线若干为了测量准确,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 。(填写仪器前
的序号)
在下图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若测量值为R测,真实值为R真,那么在操作、读数、计算均正确无误的情况下,R测_______R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
B.在其中一根细线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录:钩码个数(或细线拉力)、 、细线的方向.
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橡皮筋与细线结点O的位置与步骤B中结点位置重合,记录 .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 .
使用如图1所示器材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作出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U2)的关系曲线.已知小灯泡标有“6V,3W”的字样.有两种规格的直流电源,其中E1标有“4V,0.5A”,E2标有“8V,1A”;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其中R1标有“10Ω,2A”,R2标有“100Ω,20mA”.测量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并测出多组数据.
(1)电源应选用 (填选“E1”或“E2”)
(2)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选“R1”或“R2”)
(3)甲同学把实物连成如图1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实验小组同学检查发现各接触良好,只是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这种接法导致小灯泡被 (填选“短路”或“断路”)
(4)接线正确后,移动滑片位置,测出多组电压、电流的数据,可得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作出相应的P﹣U2图象如图2所示,说明电压增大到一定值时,小灯泡的阻值会 (填选“变大”或“变小”)
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步骤如下: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2,可知其直径为 mm;
(2)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1,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 Ω.
(3)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待测圆柱体电阻R
电流表A1(量程0~3mA,内阻约50Ω)
电流表A2(量程0~10mA,内阻约30Ω)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10kΩ)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Ω)
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开关S、导线若干.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便于调节且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所选电流表 ;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 (填所选器材的符号),并在下图框中画出测量的电路图.
(4)如果实验中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并测出该棒的长度为L、直径为d,则该材料的电阻率ρ= (用测出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从以下器材中选取适当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阻值约为15KΩ的电阻Rx的电路,要求方法简捷,Rx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要尽可能提高测量的精度.
电流表A1:量程300μA,内阻r1为300Ω,
电流表A2:量程100μA,内阻r2=500Ω,
电压表V1:量程10V,内阻r3约为15KΩ,
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r4≈10KΩ;
电阻R0:阻值约为25Ω,作保护电阻用,额定电流为1A,
滑动变阻器R1,阻值约为50Ω,额定电流为1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约为1000Ω,额定电流为1A,
电池组E:电动势4.5V,内阻很小但不可忽略,
开关及导线若干.
(1)应选用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分别是: 、 、 (填仪表代号)
(2)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用所测数据对应的物理量计算Rx,计算表达式为Rx=﹣r1.
某实验小组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过程中,正确操作获得金属丝的直径以及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它们的读数值依次是 mm、 A、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