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测量某一未知阻值的电阻Rx,某实验小组找来以下器材: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电流表(0~0.6A,内阻约1Ω)、滑动变阻器(0~15Ω,2A)、电源(E=3V,内阻很小)、开关与导线,该小组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你按要求填写:
①断开开关,请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在图乙中连接实物图;
②如图乙,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_端。
③闭合开关,缓慢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多组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读数,建立合适的坐标系作出I-U图如下;
④整理仪器
根据I-U图可得,该未知电阻的阻值为Rx=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由于实验中使用的电表不是理想电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则该小组同学实验测出的电阻值_____________ RX的真实值(填“>”、“<”或“=”)。
利用现有的仪器,为了更加精确地测量这个电阻的阻值,你给该实验小组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中在纸带上连续打出点1、2、3、…、9,如图2所示,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重物下落的加速度为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如下图所示,它们的读数是________mm、_________mm.
如图所示,用图中所示的器材进行研究电磁感应现象。A是直径较小的线圈,B是直径较大的线圈,学生电源能输出交流电和直流电。
(1)将A线圈放在B线圈中,若想检验在开关S闭合的瞬间,线圈B中是否有电流产生,则右侧的电路需要进一步连线,请你补充完整。
(2)在(1)中将线连接好之后,检查无误。闭合开关S的瞬间,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填写“发生偏转”或者“不发生偏转”);闭合开关S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填写“发生偏转”或者“不发生偏转”);改变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的位置,第Ⅰ次缓慢移动,第Ⅱ次快速移动,观察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可得到的结论是:第Ⅰ次的示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Ⅱ次的示数;将铁芯插入A线圈中,保持其他不变,断开开关的瞬间,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与线圈A中没有铁芯断开开关时比较,示数(填“变大”、“变小”或者“相同”)。
(3)在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误将电路中的电源接在交流电上,闭合开关电路稳定之后,该小组观察灵敏电流计G,看到的现象是。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0.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为8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测得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cm。则
(1)油酸膜的面积是cm2。
(2)实验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为什么要让油膜尽可能散开?。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表中,如图(a)是对应的位移—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
回答下列提问:
(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_____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________;(3)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__________运动,最后“小纸杯”做________运动;
时间(s) |
下落距离(m) |
0.0 |
0.000 |
0.4 |
0.036 |
0.8 |
0.469 |
1.2 |
0.957 |
1.6 |
1.447 |
2.0 |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