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三角体由两种材料拼接而成,BC界面平行底面DE,两侧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30
和60
已知物块从A静止下滑,加速至B匀速至D;若该物块仍能由静止沿另一侧面ACE下滑,则有:
| A.AB段的运动时间小于AC段的运动时间 | 
| B.通过C点的速率大于通过B点的速率 | 
| C.将加速至C匀速至E | 
| D.一直加速运动到E,但AC段的加速度比CE段大 | 
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边长为2Cm的等边三角形ABC,三角形所在平面与匀强电场平面重合,其中O点为该三角形的中心,各点电势分别为
= 2V,
= 4V,
= 6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电势为零 | 
| B.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200V/m,方向由C指向A | 
| C.将电量为e的电子由C点移到A点,电子的电势能增加了4ev | 
| D.将电量为e的电子由O点移到无穷远,电子的电势能增加了3ev | 
如图甲所示,MN为很大的薄金属板(可理解为无限大),金属板原来不带电。在金属板的右侧,距金属板距离为d的位置上放入一个带正电、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由于静电感应产生了如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P是点电荷右侧,与点电荷之间的距离也为d的一个点,几位同学想求出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但发现问题很难。几位同学经过仔细研究,从图乙所示的电场得到了一些启示,经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与图乙中虚线右侧的电场分布是一样的。图乙中两异号点电荷量的大小均为q,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d,虚线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由此他们分别求出了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一共有以下四个不同的答案(答案中k为静电力常量),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一块电压表是由电流表
和电阻
串联而成,如右图所示,若使用过程中发现改装电压表的示数总比标准电压表准确值稍小一些,采取下列哪种措施可以改进
A.在 上串联一个比 大得多的电阻 | 
  
B.在 上串联一个比 小得多的电阻 | 
  
C.在 上并联一个比 大得多的电阻 | 
  
D.在 上并联一个比 小得多的电阻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楔形物A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
。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B,B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平行于斜面的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B,使之匀速上滑。在B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A始终保持静止。关于相互间作用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B对A的压力大小为![]()  | 
  
B.B对A摩擦力大小为 ![]()  | 
  
C.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D.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  | 
  
我国“蛟龙号”深潜器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2012年6月24日以7020m深度创下世界最新纪录(国外最深不超过6500m)。这预示着它可以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假设在某次实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10min内全过程的深度曲线(a)和速度图像(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图中h3代表本次最大深度,应为360m | 
| B.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m/s2 | 
| C.潜水员感到超重发生在3-4min和6-8min的时间段内 | 
| D.潜水器在4-6min时间段内处于匀速运动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