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朝盛世景象的是:
A.“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D.“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问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天人合一 | B.皇权至上 |
C.皇位世袭 | D.天人感应 |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 | B.胡惟庸集团 |
C.宦官集团 | D.宰相制度 |
史书载:“宋兴,始以……对持文武二柄。”文中省略的两大机构是
A.三司、枢密院 | B.中书门下、枢密院 |
C.中书门下、三司 | D.枢密院、三衙 |
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
科目 |
初试 |
二试 |
三试 |
明经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
作诗、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②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
③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 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认为唐朝
A.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 |
B.三省相互牵制 |
C.三省拥有最终决策权 |
D.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