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李商隐有首诗是这样的:“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水。”这首诗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
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
D.想用长绳系太阳,用麻姑买沧海是根本办不到的 |
元好问有诗: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C.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从哲学上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说的是
A.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B.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
C.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
D.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
“人神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费尔巴哈的这一观点表明
A.人神是人按照自身的形象创造出来的 | B.人是由人神创造出来的 |
C.人神主宰着人的命运 | D.人神是人凭空想象出来的 |
我们搞经济建设要遵循速度和效率相一致的原则,做到从实际出发,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从哲学上看,“要尽力而为”符合的哲理是
A.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 |
B.物质决定意识 |
C.要办好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D.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 B.运动性 | C.主观能动性 | D.永恒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