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的装置验证钩码和滑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一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条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钩码相连,且M:m =3:1,遮光条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处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遮光条的宽度,s表示A、B两点的距离,g表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2所示,则d= ;
实验时,将滑块从位置A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1.3×10-2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B时的瞬时速度的值为 ;
改变光电门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每次均令滑块自A点开始运动,测量相应的s与△t的值,并计算出经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v,作出v2 – s图象,若不考虑误差,认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则v2与s应满足的关系式为:v2= .(用题中所给的符号表示)
实验中,利用数据作出的v2 – s图象如图3所示,如果不考虑误差,认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则可求得当的重力加速度的值g= .
如果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为10m/s2,则滑块与钩码组成的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的值与钩码重力的值之比为 。
在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的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1)根据运动学公式可求得 =1.38m/s,
="_________" m/s,
="_________" m/s.
(2)利用求得的数值作出小车的v-t图线(以打A点时开始记时),并据图线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m/s2.
(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纵坐标是0.12 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间隔1/10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10s,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据见表),则
(1)小球在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填“相等”或“不相等”),小球的运动性质属直线运动。
(2)有甲、乙两位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方法如下:
甲同学:
乙同学:
你认为甲、乙中哪位同学的计算方法正确?,加速度值为m/s2。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测绘标有“3.8V,0.3A”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R 随电压U变化的图像.
①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流表:A1(量程100mA,内阻约2Ω)、A2(量程0.6A,内阻0.3Ω);
电压表:V1(量程5V,内阻约5kΩ)、V2(量程15V,内阻约15k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Ω)、R2(阻值范围0-2kΩ);
电源:E1(电动势为1.5V,内阻为0.2Ω)、E2(电动势为4V,内阻约为0.04Ω).
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_______,电压表______, 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电源_________.(填器材的符号)
读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__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__mm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一条纸带如图甲所示.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 s.
(1)试计算B、C、D各点的瞬时速度:vB=______ m/s,vC=______ m/s,vD=______ m/s.(每空1分)
(2)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t图象,并根据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 m/s2.(图象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