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但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H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中微子与水中
H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
和正电子
,即:中微子
,由此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0和0 | B.0和1 | C.1和0 | D.1和l |
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可以转变为两个能量相同的光子(),即
.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是9.1×10-31kg,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 J.(c =" 3.0" ×108m/s)
如图所示,三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质量分别为mA=m,mB=2m,mC=3m,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三滑块均在同一直线上.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滑块B上,另一端与滑块C接触但未连接,B、C均静止.现滑块A以速度v0=与滑块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后粘在一起,并压缩弹簧推动滑块C向前运动,经一段时间,滑块C脱离弹簧,继续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求:
①被压缩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②滑块C脱离弹簧后A、B、C三者的速度
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从光滑、固定的圆弧轨道的最高点A由静止滑下,经最低点B后滑到位于水平面的木板上.已知木板质量M=2kg,其上表面与圆弧轨道相切于B点,且长度足够长.整个过程中木板的
图像如图所示,g=l0m/s2.
求:(1)滑块经过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2)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滑块在木板上滑过的距离.
如图所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块相互平行的金属板AB、CD长都为L,两板间距为d,其间为匀强电场,当两极板电压U0为时,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质子紧靠AB板上的上表面以初速度V0射入电场中,设质子运动过程中不会和CD相碰,求:
(1)当t= L/2V0时,质子在竖直方向的位移是多大?
(2)当t= L/2V0时,突然改变两金属板带电性质,且两板间电压为U1,质子恰能沿B端飞出电场,求电压U1、U0的比值是多大?
在一次宇宙探险活动中,发现一行星,经观测其半径为R,当飞船在接近行星表面的上空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周期为T飞船着陆后,宇航员用绳子拉着质量为m的仪器箱在平坦的“地面”上运动,已知拉力大小为F,拉力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力常量为G)求:
(1)行星的质量M;
(2)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如图所示,图中左边有一对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电压为U。两板之间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方向与金属板面平行并垂直于纸面朝里;图中右边有一半径为R、圆心为O的圆形区域,区域内也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朝里。一电荷量为q的正离子沿平行于金属板面、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平行金属板之间,沿同一方向射出平行金属板之间的区域,并沿直径PQ方向射入磁场区域,最后从圆形区域边界上的G点射出,已知弧QG所对应的圆心角为。离子重力不计。求:
(1)离子速度的大小;
(2)离子在圆形磁场区域内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3)离子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