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一月季风图的是 。
(2)在A气压控制下,一般天气的特点是 。
(3)B处的风称 季风(风向)。
(4)季风的形成原因有 和 季节性移动。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说出甲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2)分析R河自M至N的水文特征。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A为_______________,E为_______________。(地形类型)
(2)图中a、b、c中,哪一条支流的位置画错了?
(3)疗养院位于___________(南北)坡。已知疗养院海拔为200米,实测气温为17℃,理论上此时D点的气温应在____________℃以下。
(4)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哪一条更合理?为什么?
(5)甲乙两村哪处更容易形成城市____________,分析其优势自然地理条件。
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2)比较C、D两地年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3)从C到D地的海上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简述其理由。(4分)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
材料1: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2:中国经营报2013年7月17日,在经过两年的激烈讨论之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达成一个新的协定,目的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原因、后果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6分)
(3)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应采取什么措施?(6分)
2012年7月18日,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穿过北极圈,开始实施北冰洋科学考察。结合我国极地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是昆仑站(80°25′01″S,77°06′58″E)的物资补给中转站,其与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 )
A.820千米 | B.1 020千米 | C.1 220千米 | D.1 420千米 |
(2)运送物资的飞机从长城站(62°13′S,58°57′W)飞往中山站,其最短的航线是(飞行方向)。
(3)图示的四个科考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 方向,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