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发展由初期开发到成长壮大,随着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城市和工业区不断地向外扩展,人地关系越来越复杂,从相对协调走向日趋紧张。为此,需要通过转型、调整,以寻求新的发展,使区域经济获得再生。据此,回答3-4题: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 )
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 B.不协调~协调 |
C.协调~不协调~协调 | D.协调~不协调 |
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
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
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 |
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图中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①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②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
③沿岸洋流的影响④受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雨水补给为主 |
B.6、7月份水量最小,甚至断流 |
C.落差大,水能丰富 |
D.流速慢,含沙量小 |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黑点代表在该地区钻探某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据为各钻井该页岩层的顶部高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该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
A.背斜山 | B.向斜山 | C.断块山 | D.向斜谷 |
图示地区海拔最高点与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的垂直距离可能是()
A.270米 | B.285米 | C.300米 | D.325米 |
某探险队在新疆某地形区进行考察,从某地出发,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图所示。下图中数据表示海拔(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考察队沿途所见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水平方向上的地域分异规律 |
图中海拔2 100~3 000米的高度为云杉林,其成因为( )
A.位于向阳坡,热量条件充足 |
B.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
C.受山谷风的影响,多夜雨 |
D.受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控制,多降雪 |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4月10日至20的天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有关该时段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变化幅度较小 |
B.北风和煦,温暖宜人 |
C.前期气温高,多云雾 |
D.后期出现倒春寒现象 |
16日至20日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 B.暖锋 | C.气旋 | D.反气旋 |
下图为世界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则下列洋流属于此环流的是()
A.西澳大利亚寒流 | B.加那利寒流 |
C.拉布拉多寒流 | D.千岛寒流 |
如果该海域位于太平洋,则()
A.①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
C.③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