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令两岸人民感动至深的诗。“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鲜明地表现了

A.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已经是台湾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
B.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所认同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D.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 “傲视全球”的政治、经济条件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殖民争霸成为“日不落帝国”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1851年首届伦敦世博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的焦点应是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机,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据统计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