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壮飞(谭嗣同号)不复飞矣,(康)有为安有为哉?”“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上述说法反映出的历史事实表明

A.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完成历史任务
C.革命比改良更能有效改造中国政治 D.改良和革命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王阳明的“心学”
C.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韩非子、董仲舒
C.商鞅、孟子  D.荀子、孟子

1839年《澳门新闻纸》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它官员相反”。“ 林总督相反的行事”是指

A.抗击英国侵略者 B.设立译馆,翻译西学
C.虎门销烟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陈独秀被称为“文化伟人”“政治伟人”。作为“文化伟人”他的历史功绩有
①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②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③率先宣传十月革命,高举社会主义大旗④发表《文学革命》,指导文学革命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