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与这一观点不一致的评析是
A.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文明汇合交融 | B.造纸术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
C.新经济政策促进苏俄经济迅速恢复 | D.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 |
安德森认为“很多吊诡的是,前现代的帝国与王国竟能够轻易地维系他们对极度多样而异质并且经常是居住在不相连的领土上的臣民的长期统治。”在中国古代史上,最能解释安德森这一疑问的制度是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郡县制 | D.行省制 |
“分封制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具有当时社会“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因齐自称为齐威王 |
B.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 |
C.秦穆公加征鱼盐税收 |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自1922年起,英国和法国便处于“有礼貌的破裂”阶段。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英国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 |
B.法国与美国结盟 |
C.法国单独占领德国的鲁尔地区 |
D.英国不同意过分削弱德国 |
《非战公约》的签订是一战后维护和平的尝试,但《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这是因为()
A.《非战公约》对列强根本毫无约束 |
B.列强各自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
C.《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
D.《非战公约》没有规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
“一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有()
①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问的矛盾
②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③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