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 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时发现(示意图如下):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由该实验分析得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不带电 | B.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
C.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
下图所示的事实不能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着的是
每年夏收季节,农民在田间大量焚烧秸秆,致使当地出现烟雾天气,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一度达到中度污染,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秸秆综合利用和环境问题的关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秸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形成酸雨 |
B.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会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
C.推广秸秆饲料和食用菌生产,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
D.有序发展生物质能、秸秆建材等 |
如图所示的微观变化与下列反应及反应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2CO + O2![]() |
B.2HI + Cl2 ="==2HCl" + I2置换反应 |
C.2H2O ![]() |
D.2HCl + CuO![]() |
现代医学表明:人类牙齿是由一层叫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这种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ax(OH)(PO4)3],则X为
A.5 | B.4 | C.3 | D.2 |
下列对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纯净物里只含有一种物质 | B.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是化合物 |
C.物质的可燃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 D.中和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