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的目的之一是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
(1)为防止资源浪费,燃烧时通常将煤块变为粉末状,其原因是________。
(2)在牙膏和一些药品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填充剂或载体。制取轻质碳酸钙粉末是用净化后的石灰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作用,制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大,其原因是________。
(4)CaCl2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aCO3。为表示这个反应写出了下列两个化学方程式:① CaCl2 + NaHCO3 CaCO3 ↓+ NaCl + HCl;
② CaCl2 + 2NaHCO3 CaCO3 ↓+ 2NaCl + CO2 ↑+ H2O。
你认为哪个化学方程式不合理,并简述理由。________。
使用密度小、强度大的镁合金能减轻汽车自重,从而减少汽油消耗和废气排放。
(1)镁元素在自然界中是以(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工业制镁的一种原理是
↑,抽走容器中的空气对反应有促进作用,且能防止空气中的物质与
反应使产品混有(填化学式)。
(3)制镁的原料
可从海水中获得。小华利用镁与盐酸反应后的废液,模拟从海水中获取
的过程,实验如下:
步骤1:向上述废液中,边搅拌边分批加入
,至
完全沉淀为止,过滤得
固体。共消耗8.4
。
步骤2:将
固体加热分解为
和水,所得
的质量为4.0
。
①步骤2中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通过所得
的质量计算上述废液中含
的质量
。
③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步骤Ⅰ中反生的化学反应有:
;
↓;。
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①
溶液和
溶液都含有大量(填离子符号)。
②向
溶液中加入
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向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可看到的现象是,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2)除上述实验外,在溶液中与
和
均能反应的物质还有、(任举二例,填化学式,下同)
(3)在溶液中能与 反应而不与 反应的物质有(任举一例)。
已知镉(
)的金属活动性与铁、锌相近,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
(1)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发生剧烈燃烧,化学方程式是。
(2)将镉丝插入下列溶液有明显现象的是(填序号)。
①
溶液 ②
溶液 ③
溶液 ④
溶液
(3)镍镉电池应用广泛,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将废旧镍镉电池中回收镉的一种方法如下:
步骤1:将废旧电池破碎成细颗粒后培烧,将镉转化为氧化镉(
);
步骤2:将含氧化镉的细颗粒和炭粉混合后,隔绝空气加热至1200℃,可得镉蒸气和一氧化碳。
步骤2中氧化镉变成镉的化学方程式是。
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2013年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
(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代号 |
L |
M |
N |
P |
熔点/℃ |
-117 |
3550 |
44 |
-259 |
沸点/℃ |
78 |
4827 |
257 |
-253 |
着火点/℃ |
510 |
370 |
40 |
580 |
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上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和(填代号)。
一氧化碳可以从其他物质中夺氧,是常用的工业还原剂。
(1)1个
分子变成1个
分子需要得到个
原子。
(2)1个
分子与个
分子完全反应生成
。
(3)四氧化三锰的化学式为,1个四氧化三锰"分子"与个
分子完全反应生成
和
,高温下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