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 + 6H2OC6H12O6 + 6O2。若消耗44 t二氧化碳,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小强家有一包黄铜(铜、锌合金),包装说明如图,他对包装说明上的质量分数产生了疑问,他称取20g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往烧杯中加入稀硫酸93.7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共113.5g。
(1)反应产生氢气g。
(2)通过计算判断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说明相符(计算结果精确到0.1%,下同)。
(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为防止灾区的病菌传播,防疫人员使用了“漂白粉”来杀菌消毒,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请回答:
(1)钙、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3)若灾区饮用水每50kg至少需要漂白粉250g,则将一桶水(约20kg)进行消毒至少须加漂白粉g。
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下图是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装 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 H2SO4Na2SO4 + H2O + CO2↑。(装置气密性良好, 纯碱样品质量为11.0 g,装置D反应前的质量为172.2 g)。
操作步骤为:
①将样品装入B装置广口瓶中→打开止水夹,
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②连接装置D→关闭止水夹,向盛有样品的广口瓶
中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③打开止水夹,再次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④称量反应后装置D的质量为176.6 g。(假设每套装置均反应完全)。
(1)在实验过程中装置D吸收二氧化碳g,计算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⑵如果去掉C装置,则测定结果(填序号)。
①大②偏小③不变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刚和小勇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他俩将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盐酸,在蛋壳上很快就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将收集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可判断,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
(2)实验过程和测定的相关实验数据如下所示:小刚根据“蛋壳残渣质量为4.3g”,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小勇根据“反应过程中减少的质量”,也求得了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并计算出了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请你写出小勇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3)小刚和小勇根据不同的数据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有明显差别,请你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样品中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甲 |
乙 |
丙 |
|
烧杯+稀硫酸 |
250g |
200g |
200g |
加入的铁样品 |
9g |
9g |
14g |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
258.7g |
208.7g |
213.7g |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烧杯的质量为75.4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