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为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
(2)在防毒面具中装有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我国古代的一些水墨书画作品,可长久保存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
(3)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中,实验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实验2中,将两团棉花放置在空气中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 ;②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③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②的原因
(4)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有机物甲可能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②Ⅰ中消耗了二氧化碳,Ⅱ、Ⅲ中生成了二氧化碳
、
、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
时,
、
、
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用">""<"或"="表示),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2) 时,将 、 、 各25克分别放入100克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方法是,。
用化学符号填空
(1)酸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
(2)现有
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
①汽车尾气排出的有毒气体.②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③碱.
在潜水员的面具里安装了盛有过氧化钠(Na2O2)的装置。过氧化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浅黄色固体粉末,在通常情况下,它能和CO2、H2O反应: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过氧化钠和纯净的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B、C、D、E中的样品或试剂分别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过氧化钠、饱和石灰水)。
(1)装置A中放石灰石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装置B的作用可用化学方程式表
示为。
(2)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检验Na2O2和CO2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的方法是。
(4)为了证明Na2O2和CO2反应后生成的固体是Na2CO3,请你设计一种合理的方案。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在完成操作Ⅰ之前,必须加入的X物质是▲。
(2)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
(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其实验目的是▲,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4)判断加入的盐酸“适量”的方法是▲。
(5)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
下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中属于碱的是B、C,属于盐的是D、E;胃中含有F能帮助消化;A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问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B▲。
(2)写出C的俗名:▲。
(3)写出A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D→C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