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还有少量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
单质和氧化镁的反应发生。
①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氮化镁的化学式为    
②写出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若用表示A元素的原子,表示B元素的原子。某反应前后的物质微观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属于单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元素符号用A、B表示)          
 中的属于同种元素,这是因为这些原子含有相同的         。③该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a.原子数目       b.元素种类        c.分子种类      d.物质总质量
(3)在一个在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20
2
22
1
反应后质量(g)
x
2
14
24

 
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5:16,则A与C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药品的分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1、实验2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的实验目的是
(2)实验1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1在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少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体积,原因可能是(答一条即可)。
(4)实验2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电解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的气体体积比乙试管中的气体体积(填“多”或“少”)。
(5)实验2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标号),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

(5分)应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用元素符号回答);
(2)生活中常用铜丝作导线,主要是利用铜的性;
(3)字母A、B、C、D表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
已知:①A+BSO4=ASO4+B
②C+H2SO4=CSO4+H2
③B+2DNO3=B(NO3)2+2D
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字母)
(4)向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常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将一种叫“苦泉”的水熬煎可制得胆矾,熬煎苦泉水的铁锅用久了就会在其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型即热型饭盒是利用一种氧化物与水反应达到即热目的,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火箭一般是用联氨(N2H4)作燃料,用N2O4作助燃剂,发射时生成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和一种氧化物。请写出发射时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图示两个实验都与木炭有关,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Ⅰ中夹有红热木炭的坩埚钳应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2)为了证明实验Ⅰ的生成物,接下来的操作是:
(3)实验Ⅱ中试管A内反应方程式为
(4)实验Ⅱ中石灰水的作用是
(5)在这两个实验中,木炭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