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 |
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B.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
D.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
动物学家考察某牧区后,认为当地某个动物种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会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预测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 )
A.种群数量和密度 | B.种群的年龄结构 |
C.种群的性别比例 | D.出生率和死亡率 |
小麦是我省重要的农作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可以调查小麦田中某种害虫卵的密度 |
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应考虑小麦田的范围和界限 |
C.弃耕后的小麦田中进行的演替速度慢,时间长 |
D.人们进行除草、治虫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
如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的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 )
种群的数量特征有()
①出生率和死亡率②迁入率和迁出率③种群密度④年龄组成⑤性别比例
A.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⑤ | C.①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