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 |
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
下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
如果正常人血液中甲状腺素过多,则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会相应下降,这属于
A.拮抗作用 | B.协同作用 |
C.正反馈作用 | D.负反馈作用 |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 B.体液调节 |
C.神经—体液调节 |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
人体的绝大部分组织细胞需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下列有关内环境成分的归类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物质类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B.有机大分子类如:血浆蛋白、mRNA、生长激素等
C.营养小分子类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
D.细胞代谢废物类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
B.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
C.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
D.H2CO3/NaHCO3对血浆pH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