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对某两类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的统计结果,从表中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原因 |
哺乳动物 |
鸟类 |
偷猎 |
31% |
20% |
丧失栖息地 |
32% |
60% |
生物入侵 |
17% |
12% |
其他原因 |
20% |
8% |
A.人类偷猎行为对生物生存的威胁远超过生物入侵
B.栖息地的丧失对生物生存的威胁最大
C.哺乳动物比鸟类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D.鸟类的栖息地更容易受到破坏
下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乙→甲时期 |
B.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甲→乙时期 |
C.乙→甲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活动旺盛 |
D.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图1、2是与人体免疫有关的图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细胞内溶酶体酶分解病原体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
B.图2中曲线①为正常个体的免疫情况 |
C.图2中曲线②表示B细胞缺陷,既导致体液免疫受损,又使细胞免疫不能发生 |
D.吞噬细胞缺陷可能造成图2中曲线③所示的免疫状况,既影响特异性免疫,又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
下图为人体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是冷觉形成的部位 |
B.寒冷刺激时,a、b、c、d、e激素的分泌均增加 |
C.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分泌a、c激素 |
D.图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骨骼肌均为效应器 |
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 |
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 |
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 |
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HIV侵染T细胞会引发免疫缺陷综合症 |
B.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
C.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
D.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