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对于上清液中还含有少量放射性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可能离心速度较慢,时间较短,部分被T2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存在于上清液 |
B.可能部分大肠杆菌已裂解,32P标记的子代T2噬菌体进入上清液 |
C.可能有部分未侵染大肠杆菌的T2噬菌体存在于上清液 |
D.可能离心速度太陕,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32P标记的T2噬菌体外壳进入上清液 |
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结构 |
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 |
D.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 |
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下面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 表示染色体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过程需要激素调节 |
B.细胞III 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 |
C.II、III 和IV 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
D.培育转基因动物应选择细胞IV为受体细胞 |
豌豆种皮灰色对白色为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代性状分离比为3:1,要统计性状分离比应( )
A.从F1的单株上取样 | B.从F2的单株上取样 |
C.从F1的多株上取样 | D.从F2的多株上取样 |
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
染色体/条 |
染色单体/条 |
染色体/条 |
染色单体/条 |
|
A |
10 |
20 |
20 |
10 |
B |
10 |
20 |
20 |
0 |
C |
20 |
40 |
20 |
10 |
D |
20 |
40 |
40 |
0 |
假设某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下图表示该生物的细胞在分裂期中各项统计数据,其中甲、乙、丙、丁依次代表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中心体数,其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