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下,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膜两侧电位均表现为外正内负 |
| B.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它能通过调节作用使靶细胞中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且在发挥作用后灭活 |
| C.参与体温调节、呼吸运动、水盐平衡调节等生理过程的神经中枢均位于下丘脑 |
| D.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神经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就是机体稳态失调的表现 |
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该植物种子先在下表5种物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种植。比较最初的雌花与雄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见下表)。
| 处理 |
雄花 |
雌花 |
比值(雄花∶雌花) |
| 水(对照) |
21.1 |
3.8 |
5.6 |
| 赤霉素(100毫克/升) |
4.7 |
4.7 |
1.0 |
| CP(100毫克/升) |
6.2 |
6.8 |
0.9 |
| 乙烯利(1000毫克/升) |
19.6 |
3.7 |
5.3 |
| 整形素(10毫克/升) |
33.1 |
1.2 |
27.6 |
分析上表数据,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内源激素比例的平衡,从而影响雌雄花的性别分化 |
| B.该实验浓度下的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也是如此 |
| C.花器官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外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
| D.该实验浓度下的赤霉素、CP有利于雌花的形成,整形素有利于雄花的形成 |
将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后装入一半透膜袋内,扎紧袋口后将此袋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从烧杯的液体中取样并等量分装于试管中,各滴入不同的试剂进行相应的检测,最可能观察到
| A.滴入碘液→摇匀→溶液变成蓝色 |
| B.滴入斐林试剂→隔水煮沸→有砖红色沉淀 |
| C.滴入苏丹Ⅲ染液→隔水加热→溶液变成橘黄色 |
| D.滴入双缩脲试剂→摇匀→溶液变成紫色 |
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
| B.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
| 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
| 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
基因重组发生在
| A.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
| B.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 |
| C.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中 |
| D.通过嫁接,砧木和接穗愈合的过程中 |
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部位分别是
①转氨酶 ②解旋酶 ③肠肽酶 ④ATP水解酶
| A.氨基、氢键、肽键、高能磷酸键 |
| B.氨基、氢键、羧基、腺苷 |
| C.氢键、肽键、氨基酸、磷酸基团 |
| D.氨基、脱氧核苷酸、多肽、A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