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们经历了一个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现在的“退耕还林”的变化发展过程。这体现了: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随意性
B.人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点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人生价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经济学中著名的“丰收悖论”是这样表述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如果某一农场主获得丰收,他的农场收入会增加;如果所有农场主的收成都破丰收纪录的话,则他们的农场收入都会下降。”“丰收悖论”反映了()

A.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
B.总收入和总产量成正相关关系
C.需求弹性小的农产品严重供过于求,全面形成买方市场
D.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劳动效率与劳动收益成反比

2012年春运将近,各航空公司纷纷实行机票打折促销,如海航的“重庆——北京”的特价机票价格甚至打到1.9折,比火车硬卧票价还低,这使不少原打算坐火车出行的人改乘飞机。这种现象说明()

A.价格是由需求决定的
B.价格是受消费者制约的
C.消费者的需求受商品价格影响
D.消费者的需求受服务质量的影响

在重庆,冬季是柑橘集中上市的季节,通常柑橘的价格会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
①柑橘储藏成本降低 ②柑橘有较多的互补品
③柑橘供给量增加④柑橘的消费需求旺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通货膨胀就像一只老虎,如果放出来就很难再关进去。”物价涉及人民的生活,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2011年政府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宏观调控的第一位。回答7—8题。
菲利普斯曲线(如右图)反映了工资增长会推动物价上涨,在短期内,物价上涨率(通胀率)与失业率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这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是

A.抑制通胀,就必须降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B.充分就业,就必须长期保持较高的通胀率
C.在通胀时期,必须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
D.把通胀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就业稳定

如果国家要对经济进行调控,促进经济状况从A点到B点变化,有效的经济手段是

A.降低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
B.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
C.提高农产品价格
D.扩大投资规模

若干年前,用100元某国货币可以购买10件甲商品,而现在只能购到8件该商品,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则该国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A.75%、25% B.25%、20% C.20%、20% D.25%、25%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