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起征点由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新个税起征点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个税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国民共富”。关于个税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个税调整方案,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 |
B.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是税收的主要功能 |
C.提高起征点,减少财政收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
D.发挥税收调节的基础性作用,最终实现社会公平 |
目前粒子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在太空中寻找反物质。人类已知的物质是正物质,其原子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以及中子组成的。与此相反,反物质的原子是由带负电的质子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的。当正物质和反物质相遇时,两者会同时消失,所以在现实中还没有找到反物质存在的有力证据。材料表明()
①物质世界是不可知的
②宇宙间始终存在着人类尚未认识的事物
③物质的消失表明唯物论是错误的
④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有这一字之差,但它把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更具体更生动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也把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和信心展现出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体现了()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B.真理是客观的普遍的 |
C.真理是绝对的发展的 | D.真理是抽象的无条件的 |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小康社会的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体现了()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真理总是被不断推翻的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曲折性④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要讲“准”真理,但最好“歪”着讲。下列与此所包含哲理相通的是()
①追求真理往往要经历从错误认识到正确认识的多次反复
②传播真理要善于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③追求真理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传播真理要敢于突破已有观念,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当前,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流通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突出。对此,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主要任务、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这体现了国务院制定政策时坚持()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统一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