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最基本特征是( )
A.整体性和差异性 | B.整体性和可塑性 |
C.整体性和不可逆性 | D.差异性和可逆性 |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前准备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灾中应急行动见下图。据此做下列各题。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 B.泥石流 | C.旱灾 | D.水灾 |
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②自然灾害的种类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④储备基地的位置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径流系数是某时段内径流深度与降水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分析"中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回答下列各题。以上河流中,径流系数最小的是( )
A.长江 | B.黄河 |
C.松花江 | D.雅鲁藏布江 |
与其他四条河流比较,雅鲁藏布江蒸发量最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太阳辐射弱,气温低 |
B.地势高,大气的反射作用强,气温低 |
C.地势高,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
D.降水量大,云层的反射作用强,气温低 |
与珠江相比,雅鲁藏布江的水能资源更加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径流量大 | B.落差大 | C.地势高 | D.地壳稳定 |
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民至东北。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东北地区 ( )
A.制造业高度发达 | B.畜牧业水平高 |
C.大量征兵抗战 | D.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 |
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于下图中的 ( )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由表分析可以看出(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
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 D.水污染严重 |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 B.控制城市规模 |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D.优先发展工业 |
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
C.为了通过更多地山村 |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