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叶、茎等器官中,根据人们的需要,有时要对纤维素进行相应处理。
(1)目前纤维素酶的主要来源是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选育是处理纤维素酶的基础性工作,以下流程为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纯化过程: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菌悬液涂布到有特定选择作用的培养基上―→挑选单个细菌―→发酵培养―→大量纤维素分解菌。
①人们在筛选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相比,分离尿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应添加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使纤维素分解酶能反复利用可以采用________技术,它与普通酶相比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中属于上述技术得到的酶的是( )
(4)下图中表示纤维素酶活性与pH变化的关系,若pH=m表示最适,在下列甲~丁中最可能表示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上标出“m”的位置。
请据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注:[ ]内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甲、乙、丙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它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2)太阳光能通过图乙细胞中结构 [ ]进行的光合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
(3)图丙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图丙细胞中的[ 3 ]的功能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
(4)如果图乙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
(5)图乙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16]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
(6)构成图乙中[2]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它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的名称是,a的结构通式为,a有种。
(2)B是绝大多数生物细胞内贮存的物质;其基本组成单位b是,有种。
(3)细胞内的A和B都可与某些试剂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能与A反应的试剂是,B能被相应的试剂染成色。
(4)若A为胰岛素,请说出参与其“生产流水线”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
(3)如图1所示,除生产者外其它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103kJ/m2·y。
(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演替。
如图中A、B、C、D是洋葱根尖局部放大图,E是其中某个细胞的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与叶肉细胞相比,B处细胞内不具有的细胞器是。
(2)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主要观察上图的细胞。此处的细胞能产生,其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若用单侧光照射洋葱根尖,则根会向弯曲生长。
(3)E图示洋葱根尖细胞部分染色体及有关基因,若用15N对⑤号染色体上的DNA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标记了n个这样的细胞连续分裂三次,形成含15N的子细胞数是个。假设该植物的基因型是AaBb,E图中若④号染色体上有A、B基因,则a、b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
(4)某同学用完全培养液培养洋葱,他除进行充气外,还定期更换培养新鲜培养液,但几天后,洋葱却萎蔫了,这是因为:。
(5)图A、B、C、D所示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其根本原因是。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上图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2)东部群落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结构。影响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3)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可能是;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4)上图3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开始于第年,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