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Ⅰ、下列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②观察并鉴定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③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⑤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⑥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 的催化效率  
⑦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_______ ,需要水浴加热的是_______ ,需要用颜色反应确定的是_______(以上均填标号)。
(2)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中正确的是(    )

A.做⑦实验时,可用蒜叶代替洋葱根尖
B.做④实验时,可用鸡血红细胞代替紫色洋葱表皮细胞
C.做⑤实验时,可用干净的细沙代替二氧化硅
D.做③实验时,可用龙胆紫代替苏丹Ⅲ染液

Ⅱ、某科研小组将分离到的A型流感病毒(AIV)接种至鸡胚,收获病毒后制成灭活疫苗进行免疫试验,免疫后采血测其血清抗体水平,结果如下:
表三组鸡血清中相关抗体测定

             组别
5周龄
鸡(只)
 
生理盐水
注射量
(mL/只)
   相关抗体测定
5周龄
注射后
7天
注射后
14天
注射后
21天
I
20
0.5
0
4.00
7.45
7.71
8.95
II
20
0.3
0
4.00
8.63
8.34
7.65
III
20
0
0.5
4.00
3.54
2.33
2.00

(1)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_。参考Ⅰ、Ⅲ组的注射量,Ⅱ组的注射量还应增加的试剂及其用量是_______。
(2)灭活疫苗注射入鸡体内后作为_______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接种同种AIV,试验鸡体内的  _______就会迅速增殖、分化,相应抗体水平迅速升高,由此证明该灭活疫苗确实对试验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办公和学习产生大量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能源乙醇。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①环节所需的微生物若来自土壤,要统计土壤样品中该活菌的数目,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_法接种,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____________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
(2)分解废纸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_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
(3)④接种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_,为降低乙醇生产成本,可利用___________技术使酶能够重复使用。
(4)纸张加工过程中,有时要加入一些由植物芳香油制成的香精,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_____________等(至少写出2种);也可以用植物色素使纸张着色,根据植物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可以考虑使用_____法提取植物色素。

二倍体观赏植物蓝铃花的花色(紫色、蓝色、白色)由三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E、e,F、f)控制,下图为基因控制物质合成的途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有A基因存在时花色为白色,则基因A对基因E的表达有_________作用。
(2)选取纯合的白花与紫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F2中白花、蓝花、紫花植株的比例为4:3:9,请推断图中有色物质Ⅱ代表(填“蓝色”或“紫色”)物质,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将F2中的紫花植株自交,F3中蓝花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
(3)基因型为AAeeff的植株和纯合的蓝花植株杂交,F2植株的表现型与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体细胞中f基因数多于F基因时,F基因不能表达。下图是基因型为aaEeFf的两种突变体类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

①图中甲所示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基因型为aaEeFff的突变体花色为_____________。
②现有纯合的紫花和蓝花植株,欲通过一代杂交确定aaEeFff植株属于图中的哪一种突变体类型,请完善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___________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观型与比例。
结果预测:
I.若子代中蓝:紫=3:1,则其为突变体_______;Ⅱ.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_________。

朱鹮是全世界最为珍稀濒危的鸟类之一。1981年在陕西洋县朱鹮被重新发现时仅有7只,随即开展了保护和拯救工作,并在洋县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对朱鹮开展的这种保护属于____________。决定朱鹮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2)经过不断研究和努力,我国对朱鹮的人工繁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统计朱鹮种群数量2200只,若朱鹮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朱鹮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
(3)下图为保护区内沼泽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若有750kg浮游植物,最多能使朱鹮增重____________kg,朱鹦摄食同化的碳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4)在繁殖期朱鹮主要通过“炫耀”的方式寻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___信息;而另一种珍贵鸟类褐马鸡却以生死搏斗的方式争夺配偶,这将会导致褐马鸡种群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发生进化。

(1 1分)为研究河豚毒素的致毒机理,研究者选用某种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如图甲)进行了分组实验及不同的处理(I组:未加河豚毒素;Ⅱ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5min; Ⅲ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l0min)。各组分别刺激神经元A,并测量神经元A与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结果如图乙。请回答相关问题。

(1)第1组处理说明神经元兴奋时,膜内比膜外电位______(填“高”或“低”)70mv。微电极刺激神经元A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_______的方式释放_____________,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无影响。从II、III组推断,神经元A和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可能是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阻遏了_________内流,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幅度更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拔牙时疼痛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______________形成痛觉。为减弱疼痛,医学上可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___________类药物。

(1 2分)将若干长势良好的葡萄幼苗置于密闭的恒温箱中,并控制每天8:00-24: 00为光照培养阶段,0:00~8:00为黑暗培养阶段,其他条件适宜。测量一天内恒温箱中C02浓度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阶段
黑暗阶段
时闻
8:00
9:00
10:00
1l:00
12 00 -24: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C02浓度 (μL/L)
660
420
300
180
180
270
360
450
520
570
610
640

(1)光照培养阶段C0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叶肉细胞中利用C02的具体部位是______。
(2)12: 00~24: 00时间段,幼苗有机物的积累量为_________,据此分析农业上为提高大棚作物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00-24: 00时间段幼苗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24:00停止光照,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4)整个黑暗培养阶段幼苗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该阶段呼吸速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