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全国性问题,我国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实施“智力工程”,最经济可行的措施是( )

A.食盐加碘(盐) B.面包加碘(盐)
C.大量食用海带 D.注射含碘药剂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9年,科学家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多年的梦想——人工转变元素。这个核反应如下:
N + He → O + 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2-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B.氦气分子为双原子分子
C.一个H2O(水分子)中含10e-,11个中子
D.CO2(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Fe2O3、K2SiO3、K2SO3、KAlO2、MgCl2、K2CO3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A一定只是NO
B.由于在溶液A中加入BaCl2溶液有沉淀产生,因此可以判断溶液甲中含有K2SO3
C.若向固体甲中加入足量浓盐酸,再加KSCN溶液,没有血红色,则证明原混合物中一定没有Fe2O3
D.溶液甲中一定含有K2SiO3、可能含有KAlO2、MgCl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10―amol·L―1,若a<7,则该溶液可能为NaHSO4溶液
B.中和同体积、同pH的硫酸、盐酸和醋酸所需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V(硫酸)>V(盐酸) >V(醋酸)
C.pH相等的①CH3COONa②C6H5ONa③NaHCO3溶液中,c(Na+)大小关系:②<③<①
D.已知Ag2CrO4的Ksp为1.12×10-12,将等体积的1×10-4mol·L-1的AgNO3溶液和1×10-4mol·L-1K2CrO4溶液混合,会有Ag2CrO4沉淀产生

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某足量蓝色溶液500mL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通电一段时间后,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A电极增重1.6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B极同电源正极相连
B.该蓝色溶液可能是Cu(NO3)2或CuCl2溶液
C.电解后溶液的pH约为 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D.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则可加入2 g CuO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近期公布了一份草拟的评估报告,指出塑料奶瓶和婴儿奶粉罐普遍存在的化学物质双酚A(如下图),并不会对婴儿或成人的健康构成威胁。关于双酚A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为C21H24O2
B.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双酚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使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双酚A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