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反应2A(g)+B(g)
2C(g) △H =Q,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增大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 |
| B.升高温度,v正减小,v逆增大 |
| C.增大A浓度的瞬间,v正增大,v逆不变 |
| D.增大A浓度瞬间,v正增大而v逆减小 |
甲、乙两种非元素: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②甲原子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金属性强的是()
| A.只有④ | B.只有⑤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⑤ |
化合物AB,其中A离子和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A比B少4个,而次外层电子数则A比B多6个,则该化合物可以是()
A.MgO B.CaS C.KF D.MgS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Z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
| 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
| C.1mol铁跟足量的Z单质化合时,转移的电子为3mol |
| D.Y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Z的氢化物 |
已知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时发生反应:4Fe2++4Na2O2+6H2O = 4Fe(OH)3↓+O2↑+8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Fe2+是还原剂,O2是还原产物 |
| B.4molNa2O2在反应中共得到8NA的电子 |
| C.Fe(OH)3是氧化产物,每生成4mol Fe(OH)3反应过程中共转移电子6mol |
| D.反应过程中可以看到白色沉淀转化为灰绿色再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B.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
|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D.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