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
|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
|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
|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
|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
下列制度与成语“数典忘祖”“不肖子孙”相关联的是
| A.井田制 | B.宗法制 |
| C.分封制 | D.世袭制 |
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约瑟夫·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
|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
| C.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
| D.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
《全球通史》谈到:“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基于()
| A.社会制度对立和意识形态分歧 | B.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对峙 |
| C.北约和华约军事政治集团对峙 | D.西方文明优于东方文明 |
下图是1913~1937年苏联(俄)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1913~1920年工业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战争的破坏 |
| B.1920~1925年工业产值的增长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 C.1925~1932年工业产值的增长在于这一时期的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
| D.1932~1937年工业产值高速增长源于斯大林体制的逐步确立 |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
| B.法国人民艰难曲折的斗争 |
| C.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
| D.法国君主制的传统十分浓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