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物质文明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回答第8〜9題。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30多个大商人立传,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对司马迁这一行为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作者对抑商政策不满 B.引导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C.体现了汉代的基本经济政策 D.有利于古代农业的发展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以下对材料所述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外国商品输入导致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②中国近代工业兴起使传统手工业破产
③作者是以农耕文明的眼光来看待工业文明
④近代中国主动地融人了世界市场体系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苏联解体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下表是明清主要商帮情况一览表,据此分析导致明清商帮衰落的主要因素包括()

商帮
主营商品
形成时期
鼎盛时期
衰落时期
徽商
茶、盐、典当、瓷器、丝绸
明成华、弘治年间
17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
19世纪40年代
晋商
茶、盐、票号、粮食、丝绸
明中期
鸦片战争前夕
1862年后
江右商帮
瓷器、粮食、茶
明成华、弘治年间
18世纪初至19世纪
鸦片战争后

①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②外国商人可以直接进入内地采购
③外商在华享有贸易特权④封建专制统治遏制了商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某个时代,有人主张学问要自有心得:读孔子之书,必须与自己的经验相印证;如果心中不以为然,那么,即使是孔子之言,也不能承认就是对的。这种思想观念传播甚广,知识界于是出现了不少特立独行之士。这最可能是以下哪类人物的主张()

A.诸子百家 B.程朱理学 C.陆王心学 D.五四健将

汉代刘向《说苑》:“晋平公使叔向聘吴,吴人饰舟送之,左百人,右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归以告平公。平公曰:吴其亡乎。” 从史料研究的角度看,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揭示了吴国灭亡的原因
B.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C.材料不可信,吴人不可能衣豹裘、狐裘
D.有助于研究古代江南地区纺织业的发展情况

据《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下列和材料中反映的思想不一致的是()

A.“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
D.“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