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蒋介石在南京失守后的第三天发表《告全国国民书》:“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国之民心;我全国同胞能晓然于敌人之鲸吞无可幸免,……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上述材料表明蒋介石
①已认识到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②已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行性
③已认识到全国团结的重要性   ④已认识到转移到大西南的必要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50年代后期,有这样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歌谣中反映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 B.对农业产量估计过高
C.追求工业生产高指标 D.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观察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关于此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
③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④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以下对我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是落后的农业国 B.国防工业建设的需要
C.苏联模式的榜样作用 D.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以下关于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外交政策与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是建国初期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唯一国家
B.“另起炉灶"的方针,改变了旧中国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
C.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参加的第一次国际会议
D.外交三大政策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1897年,上海人孙宝暄在日记里记载:“览电光影戏,观者蚁聚。俄,群灯熄,白布间映车马人物,变动如生,极奇。”中国人能看到自己制作的最早的“电光影戏”是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红楼梦》 D.《聊斋志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