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教育》载:“六五”(1981 -1985年)期间,我国按照国家统一计划先后派出的—留学人员达到30500余人。与此相关的热门话题创作的《世界大串联》《出国热潮面面观》《出国出国》等报告文学相继问世。在大小外文书店,《新英汉词典》《新概念英语》《生活日语》等格外好售。这主要反映出
A.中美、中日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改革开放促使国人渴望了解世界
c.中国的教育体制开始与世界接轨d.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外语人才
日本控制和垄断占领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的目的是
A.攫取中国的资源财富 | B.向占领区输出资本 |
C.控制占领区工矿企业 | D.建立大东亚新秩序 |
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 |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中国的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不包括
A.最先进的技术的传人 | B.商品市场的扩大 |
C.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 D.一定数量货币财富的积累 |
在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
A.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C.外商企业 |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
19世纪50年代,英国在华贸易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 B.英国享有的经济特权小 |
C.英国的商品价格高 | D.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