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中国教育》载:“六五”(1981 -1985年)期间,我国按照国家统一计划先后派出的—留学人员达到30500余人。与此相关的热门话题创作的《世界大串联》《出国热潮面面观》《出国出国》等报告文学相继问世。在大小外文书店,《新英汉词典》《新概念英语》《生活日语》等格外好售。这主要反映出
A.中美、中日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改革开放促使国人渴望了解世界
c.中国的教育体制开始与世界接轨d.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外语人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亚里士多德说,“组成城邦的一个部分优于质而另一部分则优于量,譬如门望较低于贵胄的部分,于数而论,却胜过贵胄,穷人的数目也可以胜过富户;但一部分胜于量的可能还抵偿不了另一部分质的所胜。”这说明他

A.主张建立混合型的共和政体 B.强调公民的知识素养
C.赞同雅典直接民主政治 D.看重公民出身

从1959年春天开始,毛泽东在不同场合经常讲起古代笔记小说中的一些不怕鬼的故事。5月6日,他在接见外宾时,突然把话题引向不怕鬼的话题:“世界上有人怕鬼,也有人不怕鬼。鬼是怕它好呢?还是不怕它好呢?”这里的“鬼”指

A.国内的左倾错误
B.国际上的反华势力
C.国际上的资本主义国家
D.国内的国民党残余势力

中国传统史学把自己的使命,概括为纵向的“通古今之变”,至于与四边蛮夷的横向比较,只是“礼乐之邦”的陪衬而已。近代以来的“史学革命”,就是一场视角的变革,它把中外同时纳入视野,激发了近代史家的无数灵感。这反映了

A.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影响史学研究
B.传统史学领域的式微
C.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影响史学研究
D.传统史学的近代化趋向

在近代中国,机械工业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自诞生之日起即包含国家推动的色彩。中国最早的机械工厂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官僚创办的江南制造局等国营军工企业。这些企业

A.有效地起到了抵御外国侵略的作用
B.极大地推动了近代工业转型
C.有利于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D.标志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粱启超的《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以现代政体理论为“平台”,采用了“专制”、“贵族制”、“封建制”等概念,基于中国史的内在发展逻辑,为历代政治史勾画出一个基本轮廓,并阐述了中央集权、外戚势力、异族政权和部落贵族、宰相权臣等重大问题。其基于政治体制、政治形态的历史分期,体现了

A.文明史观 B.制度史观
C.革命史观 D.整体史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